台北˙隨筆

5 七月, 2007

從twitter/Buboo看網站經營

Filed under: 網路 — taipeitale @ 6:09 下午

網站的基本組成是內容(Content)與使用者(User),進入web2.0後,依然是這兩個要素,只是內容變成使用者提供的(User Provide Content)。這兩個元素雖然互相關連,但也都是獨立的,現在的web2.0網站大多注重在Content的連結性,flickr與MySpace給大家很好的示範;不過就在申請使用Bubbo後,發現使用者的互連有更大的影響力,從簡單的相似或關連條件決定是否拜訪對方,進而加入好友,過了一個晚上,我已經有6個朋友了!所以,使用者的基本連結比他們產出來的內容連結,來的更直覺、更直接。


第一時間留下訪客

  1. 網 站的訪客(不經意或因特定目的來訪)大多是在不瞭解網站運作的情況下而來,不論是否因為特定目的(參與線上遊戲活動或其他),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就展現出 吸引人的地方,有趣的一面,往往就只一面之緣,不會再來。於是,「如何在第一時間留下訪客」變成了網站經營者的重要課題。
  2. 第一時間就抓住訪客的目光,呈現出網站的人味,不僅互動,還搶先互連,在訪客的需求還沒產生之前,就已經送出對方可能感興趣的物件,吸引其轉換成會員(使用者),進一步提升黏著度。


內容面採用標籤分類(
Content with Tags),使用者採用相似互連(User with Relations

目前內容(不論是文章、圖片、聲音、影片)已經有明顯的方法,即使用「關鍵字」作為使用者閱覽行為的延續,也能為找尋及連結的必要條件,像是一種標準般普及了;然而,使用者間的互相聯繫,是比依靠內容(需要先閱讀瞭解)還要直覺及直接的,這並不是一個新的發現或是課題,化被動為主動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,有很完善的搜尋功能可以提供網友「尋找」他要的條件的User當然很好,也是必要的,但如果能夠直接拓展使用者的需求,則更能深化使用者之間的相互連結,用原本既有(或新增其他)的欄位來做關聯性餵送,將資料送到使用者眼前,開發使用者的隱性需求(就像任天堂的Wii一樣),應能有效促進使用者間的互動,增加網站的趣味性,及提高使用者對網站的黏度。


可能採用條件

Ø 相同星座
Ø 相同興趣/職業
Ø 年齡相近(如上下2歲)
Ø 相同答案(投票活動的最新問題所投答案相同者)
Ø 其他條件如:生肖、科系、居住地等


版面規劃與編排

  • 在個人資訊的下方,或是其他顯眼的位置做聚合顯示,並與訪客名單做整合。如下所示:
我的關係今天來拜訪過的朋友

more>> 跟我一樣是水瓶座的朋友

more>> 跟我一樣屬於攝影寫真的朋友

more>> 跟我差不多歲數的朋友

more>>

雖然這樣有點像是倡導每個網站都變成交友網站,但直覺性的關連應該是提升網友黏度的關鍵之一的。以上是我的一點想法,歡迎討論。

2 則迴響 »

  1. twitter跟Buboo 是我上禮拜因為接到這類型的案子才知道的
    客戶也是希望能提供多一點人味的 web 2.0網站
    我還沒有時間好好研究這些網站 雖然看似很有趣
    既然你有玩 我有問題就再跟你請教囉 文森大師!!

    迴響 由 不討喜 — 5 七月, 2007 @ 11:54 下午

  2. 請教是不用啦!討論就好了。
    http://buboo.tw/taipeitale
    就能找到我了!

    迴響 由 taipeitale — 6 七月, 2007 @ 12:02 上午
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
回覆給不討喜 取消回覆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.